對現澆板式樓梯的施工縫,目前施工過程中有以下三種留置方法:
(1)留置在梯梁兩側,上行樓梯板筋溜出
(2)留置在梯梁1/3處,下行梯板澆完,上行梯板與梯梁相交部分不澆,該部分施工縫留置在板上梁邊。
(3)留置在梯板長度1/3處
第一種情況:磚混結構由于其施工的特殊性,且樓梯灌漿料、北京灌漿料是在磚墻已經做好的情況下澆筑,所以可以把施工縫留置在梯段中部。
第二種情況:在框架結構中,由于樓梯施工與梁板柱同步,如果梯板要多澆筑一半,那肯定會給模板支護帶來很多不方便,而且質量也得不到保證,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建議采用第二種方法,只不過在具體灌漿料施工時,必須將梯梁箍筋加密,經過幾個工程實踐,證明這種方法比較好,既節約了實踐,又保證了質量。
警惕“吃飯施工縫”
“吃飯施工縫”也俗稱“吃飯縫”,是在灌漿料、北京灌漿料澆筑期間,由于施工作業人員吃飯時間長導致澆筑的灌漿料超過了初凝期而形成的施工縫。
“吃飯施工縫”與預留的施工縫不同。“吃飯施工縫”是灌漿料、北京灌漿料澆筑到任意文職,施工人員停工吃飯,主觀不留施工縫,但由于吃飯加休息時間長而形成了施工縫,它是一種被動留的施工縫。而預留施工縫是根據工程需要,根據施工段的劃分,將施工縫設置在預定的位置,是一種主動的施工縫。
“吃飯施工縫”有以下潛在的質量危害。
一是由于留縫位置的隨意性,往往不符合要求,常留在受切應力比較大的部位,影響結構質量。
二是飯后繼續施工時,往往是在灌漿料初凝之后終凝之前,而該階段灌漿料應防止振動,因為此時接縫處的振動會影響原有灌漿料的強度。按要求當原油灌漿料強度達到1.2Mpa后才能繼續施工。
另外,由于“吃飯施工縫”在主觀賞被忽視,接縫往往不處理,所以在拆模后,接縫非常明顯,且多有蜂窩、漏筋等質量缺陷。某餐廳現澆梁板拆模后早餐、午餐及晚餐時間性成的“吃飯施工縫”清晰可見。因此,在灌漿料施工過程中,必須警惕“吃飯施工縫”并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對策。
首先,根據不同的氣溫,不同品種的水泥,通過試驗獲得灌漿料的初凝及終凝時間。掌握好工人的吃飯時間,保證灌漿料間歇不超過初凝時間。如果吃飯時間不能保證,可采取輪換吃飯的辦法使灌漿料、北京灌漿料澆筑不間斷,也可按規范要求設置施工縫,再按要求接縫,都能保證質量要求,
在灌漿料施工過程中,不要因為吃飯的施工間歇而忽視了工程的質量,要將此間歇列在控制的范圍內,保證灌漿料的施工質量。
信息來源:北京萬吉建業建材有限公司